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大梦敦煌》:走向世界的金城名片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6-23 8:53:38 阅读:7

  原标题:创演23年将经典与艺术深深镌刻在兰州的城市内涵中

  《大梦敦煌》:走向世界的金城名片

  中国甘肃网7月26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作为中国基层的一个艺术剧团,兰州歌舞剧院23年前奇迹般打造出了一台让全世界都赞不绝口的经典舞台作品,这就是《大梦敦煌》。在《大梦敦煌》的辉煌背后,则是一座城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带来的不竭动力。多年来,在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民族文化孕育下,一代代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脱颖而出、前赴后继,将我市艺术发展不断推向更高的水平。

  丝路文化的再现

  民族舞剧的经典

  作为甘肃的代表性文化艺术产品,《大梦敦煌》饮誉祖国大江南北及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原创舞剧中的顶级之作,民族舞剧的经典之作,是《丝路花雨》演出20多年后的又一个舞台艺术精品。

  舞剧《大梦敦煌》题材是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四幕舞剧。舞剧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爱情历程为线索,用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演绎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敦煌文化,颂扬了敦煌艺术的创造者。

  2000年4月24日晚7时30分,《大梦敦煌》在北京中国剧院隆重首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时任中国舞协主席的白淑湘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说:“《大梦敦煌》结构紧凑,音乐激动人心,舞台气氛活跃,用舞蹈语汇把敦煌壁画演活了,令人激动不已。”

  每场演出结束,在演员谢幕时,观众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所有人都沉浸在唯美的敦煌艺术中久久不能自拔。每个人热切的眼神中满含的感动与不舍,便是对这部作品最高的评价。

  时任中国戏剧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著名评论家冯双白也认为:“《大梦敦煌》在整体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尤其是男子独舞,是中国舞蹈界的重大突破,所有的一切都是收获。”

  随后,该剧在演出中不断雕琢打磨艺术质量,不断吸纳最新科技成果提升舞台美术效果,使得该剧在23年以来的国内巡回演出和对外交流传播中获得了观众“好看、好听、好懂”的广泛评价,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也赢得了“可移动的敦煌”“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美好赞誉和口碑。

  累计演出1900余场

  票房收入过亿元

  《大梦敦煌》的创作从1994年8月就开始了酝酿,历时整整6年。

  2003年1月18日,《大梦敦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精彩亮相。这是该剧被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后的首次亮相,也是代表兰州这座城市第六次进京展示。从这一刻起,《大梦敦煌》这部被称为“舞台艺术丰碑”的大型民族舞剧就被融入了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的光荣和辉煌。

  2005年起,《大梦敦煌》积极拓展国际演艺市场,多次在海外演出,均获得极大成功,取得了传播交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07年10月15日,国家大剧院落成并投入使用。在人们无限的期待与欣喜中,《大梦敦煌》再一次在这座国家级艺术殿堂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今年是《大梦敦煌》创演23周年,截至目前,《大梦敦煌》剧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并先后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新加坡等国巡回演出,累计演出1900余场,票房收入过亿元,深受中外观众欢迎,成为中国舞剧“多演出、多产出”最为成功的范例。同时,该剧囊括了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国家级舞台艺术类大奖,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大梦敦煌》每演一场,都有感动和故事存在,继而凝聚为深入发掘历史文化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的力量。

  优质文化资源的集合

  优秀艺术人才的共鸣

  任何一部经典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艺术才华和艺术劳动心血的结晶。

  可以说,《大梦敦煌》的诞生就是用最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全国最优秀的艺术人才联合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北京舞蹈学院编导陈维亚、国家一级作曲家张千一、总政歌舞剧团词作家赵大鸣、中央歌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高广健、总政歌舞团高级灯光设计师沙晓岚等应邀参与创作,为这部作品从起步就奠定了极高的水准。

  其中,陈维亚是公认的编导大家、艺术英才,他的工作一向脚踏实地,其艺术成就来源于自身的刻苦努力。当年,他接受《兰州日报》采访时,曾十分感慨地评价了这次创作:“在兰州,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没有干扰,给了我们很特别的、在有些地方是不可能做的、宽松的条件,让艺术家们能够放松地去创作,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就像进入了莫高洞窟,让你能慢下来,静下来,重新找回我们的灵魂,这对搞艺术创作太重要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陈维亚成功地将优秀文化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一点点融入了这部作品,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艺术与爱情的交响,并最终在岁月的流淌中唤起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作为舞剧,《大梦敦煌》的成功离不开精彩的音乐创作,国家一级作曲,著名音乐家张千一为这部剧注入音乐的灵魂。

  张千一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青藏高原》,那粗犷豪迈、极富特点的旋律,留给几代人美好的记忆。在创作《大梦敦煌》的时间里,张千一按照西域音乐的定位,倾力表达着自己的艺术感受。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写出了厚达数百页的乐稿。当时,他拿着莫高和月牙的爱情主题曲乐稿,唱着唱着就哭了,因为那跳跃的音符里融入的是自己的灵魂。

  除了音乐,《大梦敦煌》的舞美制作也堪称经典。舞台之上,将代表了莫高窟壁画艺术精华的飞天、千佛等元素以极其绚丽多姿的方式进行了生动呈现,舞台布景及天幕的构图布局之精巧美妙堪称一绝,这都归功于舞美设计师高广健的“巧夺天工”。

  可以说,《大梦敦煌》的舞蹈、音乐、舞美,实现了甘肃舞台艺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成功地用舞蹈艺术语言将唯美的敦煌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场具备听觉、视觉双重享受的艺术盛宴,其最大的价值就是跨越时空般重新解读并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人文景观,不仅令人激动,更让人感到震撼。

  23年的征程硕果累累,《大梦敦煌》已经成为兰州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一个无法忽略的文化符号,将经典与艺术深深镌刻在兰州的城市内涵中。

  可以说,《大梦敦煌》的诞生就是用最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全国最优秀的艺术人才联合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北京舞蹈学院编导陈维亚、国家一级作曲家张千一、总政歌舞剧团词作家赵大鸣、中央歌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高广健、总政歌舞团高级灯光设计师沙晓岚等应邀参与创作,为这部作品从起步就奠定了极高的水准。

  其中,陈维亚是公认的编导大家、艺术英才,他的工作一向脚踏实地,其艺术成就来源于自身的刻苦努力。当年,他接受《兰州日报》采访时,曾十分感慨地评价了这次创作:“在兰州,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没有干扰,给了我们很特别的、在有些地方是不可能做的、宽松的条件,让艺术家们能够放松地去创作,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就像进入了莫高洞窟,让你能慢下来,静下来,重新找回我们的灵魂,这对搞艺术创作太重要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陈维亚成功地将优秀文化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一点点融入了这部作品,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艺术与爱情的交响,并最终在岁月的流淌中唤起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强烈共鸣。

  作为舞剧,《大梦敦煌》的成功离不开精彩的音乐创作,国家一级作曲,著名音乐家张千一为这部剧注入音乐的灵魂。

  张千一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青藏高原》,那粗犷豪迈、极富特点的旋律,留给几代人美好的记忆。在创作《大梦敦煌》的时间里,张千一按照西域音乐的定位,倾力表达着自己的艺术感受。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写出了厚达数百页的乐稿。当时,他拿着莫高和月牙的爱情主题曲乐稿,唱着唱着就哭了,因为那跳跃的音符里融入的是自己的灵魂。

  除了音乐,《大梦敦煌》的舞美制作也堪称经典。舞台之上,将代表了莫高窟壁画艺术精华的飞天、千佛等元素以极其绚丽多姿的方式进行了生动呈现,舞台布景及天幕的构图布局之精巧美妙堪称一绝,这都归功于舞美设计师高广健的“巧夺天工”。

  可以说,《大梦敦煌》的舞蹈、音乐、舞美,实现了甘肃舞台艺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成功地用舞蹈艺术语言将唯美的敦煌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场具备听觉、视觉双重享受的艺术盛宴,其最大的价值就是跨越时空般重新解读并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人文景观,不仅令人激动,更让人感到震撼。

  23年的征程硕果累累,《大梦敦煌》已经成为兰州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一个无法忽略的文化符号,将经典与艺术深深镌刻在兰州的城市内涵中。


上一篇 一样的《锁麟囊》 不一样的“薛湘   下一篇 山水金城吟唱“诗和远方” 兰州打
随机推荐文章
·鼎湖峰
·问渔亭濑仙问渔访友的故事
·倪翁与白猿的故事
·仙女照镜
·老鼠偷油
·招隐洞
·天鹅孵卵
·大肚岩
·丹室
·白蛇路
·龙耕路
·婆媳岩、舅轿岩
·“莲宗五祖”释少康
·“台宗六祖”释智威的故事
·胡诞地
·截脉岭
·望娘滩的传说中的最后一滩——龙滩
·长江边的传说·金鱼鞋垫
·鲤鱼石
·洛神传说
·湘妃竹的由来
·李冰杀江神
·十八根铁链锁着的青铜巨棺
·活了一百零三岁的胡老爷子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