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对京味儿艺术的认真探索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1-18 6:29:21 阅读:6

  名著改编是艺术创新的一种路径和方式。《正红旗下》是作家老舍一部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从北京曲剧《正红旗下》、上海话剧院的话剧《正红旗下》再到如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正红旗下》,这部作品被艺术家们反复打磨,在舞台上不断与观众见面。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3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正红旗下》以老舍的回溯视角展现其身世家境,艺术再现了历史洪流中的中国百姓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讲究深厚的生活基础,注重表达深刻的内心体验,追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正红旗下》是一部与这种艺术风格较为匹配的话剧。它有着浓郁的京味儿文化特色,具有鲜活的意象形象、浓郁的市井风情,语言充满妙趣机锋。《正红旗下》里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喜剧性的戏剧冲突,让人忍俊不禁,笑过之后又生发思考。这是一台有戏剧性、趣味性、耐人寻味、启人省思的戏剧。就如剧作家曹禺的一句口头禅:“不简单哪,不简单!”透过故事表面,我们品味着戏剧丰厚的内涵。

  一部好戏,总有让人过目难忘的艺术形象、值得回味的戏剧故事。此剧的主题,从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老舍的语言独具特色,三言两语就把人物写活了。编剧李龙云对老舍原著笔触、语气、思路进行过深入研究,对京味儿文化特点十分熟稔。如在贫困中操劳的老舍母亲,聪明利落、一身本领却报国无门的福海二哥,连咳嗽都透着霸气的大姐的婆婆……剧中人物的故事与命运寄托着老舍的人文情怀。

  舞台呈现融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和表演艺术创造的集体智慧。在艺术形式上,《正红旗下》多有探索和创新,它打破了以往同类题材戏剧的线性叙事和聚焦戏剧矛盾的惯例,以多视点、多层面、不同光影下的人生,组合出丰富剧情,让老舍作为剧中人、回忆者、讲述者、观察者、反思者融入其中。剧中,由濮存昕扮演的老舍从看着自己出生到看着父亲离世,从平凡日常到宏大国情,对于身边的每一位亲友、每一个事件,他都倾注了心血,赋予了人文关怀和悲悯同情。

  此剧重视现实物象的意象化表达,讲究京味儿话剧耐人咂摸的“味道”。戏曲程式化的穿插,音效的化用,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凸显了戏剧性。开场时,雾霭迷蒙之中,一队人马迤逦前行,他们牵着骆驼,拉着儿女,背着行囊,举着柳枝,架着风车……从未知的远方来,向无穷的未来走,他们是曾经的历史,是人生的缩影。戏剧结尾时,人群再次前行,首尾呼应。舞台设计中,一座座琉璃屋顶移动、拼合成城市的模样,有效处理了此剧的多样时空。

  这部剧以40多位中青年演员为主要参演者,已经具有了良好开端,但是目前看来,还存在配合不够默契、细节刻画不够细腻、场面之间的链接不够严密的问题。此剧有扎实的艺术基础、较好的完成度,希望它能不断上演、持续打磨,展现持久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 “五个一百”书写自信自强的中国   下一篇 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在京上演
随机推荐文章
·马狼山的传说
·石门山
·汪小姐
·钟落村的传说
·寨山传奇
·张凤滩
·王妈妈桥的故事
·无意井
·王摆渡
·新老三界的由来
·白米山的传说
·白沙王的由来
·关山的传说
·自来桥的传说
·丰山集的变迁
·紫阳山的传说
·浮山仙人洞与淮王鱼
·浮山堰
·陈咬金陈堆结金兰
·罗成巧布石头阵
·罗成火烧孟州城
·罗成马陷淤泥河
·鞭尸汪雷
·牧羊山的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