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刀光剑影里的匠心传承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8-27 2:51:33 阅读:6

  在中国古代兵器中,剑被称为“百兵之君”。无论是在志怪奇谈里,还是武侠江湖中,锋芒逼人、削铁无声的宝剑,总是各路豪杰梦寐以求、争夺不休的焦点。

  如今,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你也能“斜挎宝剑在背”,体会武林中人“宝剑一出,谁与争锋”的豪气、文人雅客“煮酒论剑笑红尘”的雅趣。近期,龙泉宝剑数字藏品系列已上线“豹豹青春宇宙”数字藏品平台。

  该系列数字藏品出自中华老字号龙泉宝剑掌门人张叶胜之手。张叶胜,浙江龙泉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华老字号龙泉宝剑掌门人,龙泉宝剑商标品牌持有人。“小时候听着龙泉宝剑的传说长大,工作后痴迷于铸剑的叮咣叮咣声。”张叶胜说,他热爱龙泉宝剑,更是倾注了自己一辈子的心血。18岁时,张叶胜初进宝剑厂做学徒。“叮叮当当……”厂房里,老师傅铸剑时,铁锤与铁墩碰撞发出的清脆之音,让张叶胜无比兴奋,那铿锵的回响仿佛诉说着龙泉剑亘古绵长的历史。

  “刚入行的时候,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我都在做宝剑、研究宝剑,如饥似渴沉浸在宝剑的世界里,想把宝剑每一个工序都研究透。”张叶胜说。“三十年磨一剑”,上世纪90年代,他率先采用铬钢制作剑身,提升了龙泉宝剑的工艺质量,成功研制多把仿古龙泉宝剑,荣获10余项国家专利,其作品在全国各类评比中屡获大奖。

  龙泉宝剑以坚韧锋利、寒光逼人、刚柔并济、纹饰巧致四大特色闻名于世。张叶胜师法古人,成功研制了仿古龙泉宝剑。他的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兵器古意,又饱含着当代的审美情趣。巨阙、汉剑、龙之剑、鱼肠剑、古龙宝剑……一把把宝剑横空出世,艺惊八方。

  张叶胜认为,“作为龙泉宝剑的从业者,必须用自己的心灵去爱剑、懂剑。铸剑,也是在磨砺身心。”他的作品巨阙剑,剑鞘选用优质酸枝木,黄铜装具鎏银做旧。这把剑古色古香,致敬经典,寓意至高至上、简约不简单,具有沉甸甸的历史风范。作品汉剑体现着秦汉铸剑风格的粗犷古拙,平直的剑身彰着正气,狭长的剑刃透着霸气,独具特色。作品唐刀威武霸气,极具大唐风范,奢华富丽,闪烁着威武银光。

  千锤百炼的龙泉宝剑,熔铸着匠人们的汗水和心血。龙泉宝剑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2003年,张叶胜从11家刀剑厂家中脱颖而出,成为龙泉宝剑掌门人。他着手对龙泉宝剑的品牌重新规划和保护,并注重传播和发展龙泉宝剑传统文化,让龙泉剑品得到整体提升。现在的龙泉宝剑厂已经具有600多个品种、年刀剑产量10多万把,是集宝剑研究、生产、营销和宝剑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龙泉宝剑生产科研基地。

  从宝剑制作到质量管理,历经30多年“刀光剑影”,2003年,张叶胜作品“龙泉宝剑”获中国文物协会颁发的金奖。2008年,其作品“龙泉宝剑”获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精品展金奖。2010年,其作品“汉剑”在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天工艺苑杯金奖。

  如今,龙泉宝剑已不再是兵器,更多是健身器械、舞台道具和艺术收藏品。龙泉宝剑实现了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华丽转身,其中蕴含的剑文化,早已成为经典的文化图腾。

  作为龙泉宝剑掌门人,张叶胜认为,必须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艰苦、寂寞、单调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铸剑师的人生价值。“我将全力以赴,把龙泉宝剑做得更好更强,把传承、弘扬龙泉宝剑文化当作自己一辈子的工作。”张叶胜说。


上一篇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   下一篇 携手欧美作家 拓宽交流平台——“
随机推荐文章
·虎跑梦泉
·龙井茶的传说和发展
·龙井传说
·西湖龙井的传说
·虎跑泉的来历
·金牛湖
·玉泉
·油炸桧
·猫儿桥
·梅花碑
·苏东坡画扇判案
·东坡肉
·华家池
·飞来峰
·呼猿洞
·初阳台
·和尚戏乾隆
·杏婵
·凤凰山
·小黄龙(黄龙洞的来历)
·豆腐桥
·吴山第一泉
·打龙王
·乌龙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