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一部书反映中国非遗全貌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10-23 18:47:08 阅读:3

广布中华大地的无数民间传说,古琴、十二木卡姆等音乐,京西太平鼓、徽州板凳龙等舞蹈,绕梁三日的昆曲、东北二人转等戏剧,吴桥杂技、陈氏太极拳等体育、游艺与杂技,杨柳青木版年画、寿山石雕等美术,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等技艺,仁心济世的传统医药,春节、壮族三月三、农历二十四节气等民俗……如珠如玉、不胜枚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保护、继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日,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发行。该书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大辞典》由文化学者王文章担任主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参与组织工作,近580位非遗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撰稿,历时6年完成。全书共320余万字、收录辞条6636条,正文分为基础理论、制度机制、实践活动、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5个部分。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学史上记录整理古代民歌、乐歌和祭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明证。新中国把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进入21世纪,以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开端,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实践,在非遗保护领域得到拓展、深化和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遗保护工作不断走向注重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依法保护阶段。

《大辞典》的编纂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框架和学科建设视角,系统阐释中国非遗及其保护实践所涉基本理论;重视话语体系的建设,对收录的非遗领域名词、术语体系进行学术规范并给予科学阐释;追求专业性、实用性,凸显知识密集、检索方便的特点,内容上有机统一、形式上统一规范、语言上科学准确,以适应非遗保护领域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学习、参考和研究需要。

《大辞典》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面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理论探索和突出成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乃至文化遗产学这类新兴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学术基础。(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一篇 三万余页手稿再现鲁迅精神世界   下一篇 四川通济堰成功入选“2022年度
随机推荐文章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祖传之宝
·哈尼族民间故事:背白拉白
·哈尼族民间故事:关于太阳和月亮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
·哈尼族民间故事:蛤蟆讨媳妇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人没有文字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寻求光明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传人种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红爹米爹(哈尼语
·蒙古族民间故事:成吉思汗的板指与
·满洲里金代边壕的传说
·蒙古族起源故事——苍狼与白鹿的传
·蒙古草原第一寺——莫力庙的传说
·蒙古族民间故事:苏和与白马(马头
·蒙古民间故事:百合其其格与黄骠马
·蒙古民间故事:能征善战的达尤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月亮公主》
·蒙古族起源神话:苍狼与白鹿
·蒙古族神话传说——天鹅图腾
·蒙古族民间故事:牧童与骏马
·蒙古族萨满教神话
·蒙古族文化起源神话
·蒙古族创世神话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