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石影雕:花岗岩上“绣”芳华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3-8 19:38:19 阅读:4

  左手抵住黑色石板,右手握住沉沉铜錾,尖端平放在石板上,伴着细密的敲击声,一幅黑白相间的山水画出现在花岗岩上。

  “这刻画的是行船划过水面的痕迹。”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记者见到了正在“作画”的河北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士英。她表示,自己从小在运河畔长大,最大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手艺,雕刻家乡版“清明上河图”。

  方士英所说的“手艺”,学名石影雕。清代石雕工匠依托传统“针黑白”工艺,将绘画艺术融入其中,石影雕由此而来。2013年,该技艺入选第五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起初石影雕是在青石板上创作,石材表面磨亮后,工匠用钢钎在石板上敲击,根据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等进行构图设计,使画面呈现层次感和立体感。

  1987年,16岁的方士英到福建一家石影雕店铺学徒。学艺初成的方士英大胆创新,选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板。“虽然石板坚硬不好雕琢,但出来的作品更细腻,光泽度好,超出一般石材。”

  随着科技的发展,昔日纯手工创作的石影雕作品越来越少,电动、激光等现代工具创作逐渐成为主流。

  “我觉得机械创作的作品画面呆板,缺乏层次。击出的点基本按直线或弧线规律排列,缺少灵气。”方士英一直坚持使用钢锥、铜錾等传统工具“作画”。

  “最难的是刻画人物,细节处理要把握力度。画面由亮转暗或由暗转亮时,过渡区间的力度完全不同。”方士英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摄影光学效果与绘画笔触技法相结合,强化了石影雕的灵动。

  “创作中一定要聚精会神,绝不能出错。”方士英说,石影雕创作是“落笔即永恒”,不能擦拭、涂改,错了只能毁掉重来。

  2006年,方士英回到家乡吴桥。“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串起多元文化,沿线古镇古村、古塔古寺、街市码头美不胜收。”方士英说,用石影雕记录大运河两岸的生活图景是她多年的梦想。她计划创作《千里运河图》系列作品。

  凭借精湛技艺,方士英的作品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中获金奖,她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2022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如今,在政府支持下,方士英成立了非遗传习所,并在石家庄建立传习点。“这门技艺学起来辛苦,没有耐心、恒心很难坚持。只要热爱,一定能乐在其中。”方士英说,希望石影雕技艺能传播得更广。(来源:新华社 记者冯维健)


上一篇 专家:山西北魏石椁壁画填补平城佛   下一篇 回归生活,让传统技艺真正“复活”
随机推荐文章
·“踏歌而舞”的侗族赶歌会来历
·智斗变婆(侗族经典民间故事)
·侗族风雨桥的传说
·老师坡与老师洞
·侗族传说:长发妹白惹
·侗族神话《救太阳》
·侗族民间故事:柴生和青蛙姑娘
·侗族民间爱情故事:珠郎和娘美
·姜映芳的传说(侗族)
·侗族林王节的传说
·长发妹(侗族民间故事)
·白牦牛的传说
·蝙蝠称王
·小王子寻找仙女的心花为父治眼
·傻驸马
·明察秋毫的法官
·鸽子杀妻
·老猴嘲人没尾巴
·大小偷和小小偷
·天鹅大臣
·智娶文成公主
·三姐弟
·蓝狐狸称王
·活佛转世的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