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文学的意义不是培养“大作家”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2-8 15:35:56 阅读:6

  茅盾文学奖得主、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的讲稿集《小说六讲》近日由文景出版。《小说六讲》整理自王安忆六堂公开课实录,在这六堂课上,她结合自身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启发读者从生活中找灵感,体会阅读与写作带来的乐趣。

  《小说六讲》开篇从王安忆写作生涯的开端讲起。从标志着王安忆走上写作道路的《雨,沙沙沙》到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流逝》,王安忆的作品得到更多人注意后,对她的批评也开始多起来。王安忆说:“如果你们将来要写小说,要注意一个事实,新人一定会得到好多好评的,大部分人对新人是很宽容的,会对你说很多好听的话。但当过了新人阶段后,你会得到不同的评价,这段时间一定要冷静。”王安忆坦言面对批评的苦恼,写作的愿望仍然很强烈,“无论多么茫然,还是要写下去”。

  回顾自己对写作的兴趣从何源起,王安忆谈到了自己的阅读史。“民间到处都有一些会叙述的人,他们也许不认字,不会书写,但在他们讲、我们听的时候,彼此已经在过着一种写作和阅读的生活了。”除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阅读,书本能提供一个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空间。在《小说六讲》中,王安忆解读了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托宾、纳博科夫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并为类型小说和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各专开一讲。

  在“小说课堂”一讲中,王安忆复述了自己讲授创意写作课的过程,包括实地观察、故事接龙、课堂互动等等。跟随她的讲述,就像亲身参与了一堂写作课。在这堂课的最后,王安忆坦言自己对写作实践课程的目标制定并非培养出大作家。“你要问我文学有什么用,我真的回答不出来,它未必能有实际的功效,赚不来很多钱,也未必助你成名,即便赚钱和成名,也未必够平衡付出的劳动。可是,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它很有趣,很有意思。我只想让大家明白:文学是很有意思的,可帮助我们发现生活。这是我数十年写作,仍无一点倦意的原因。” 


上一篇 “锔瓷艺人”郝立新:曾将手艺传进   下一篇 甘肃两大“王牌”牵手出版400余
随机推荐文章
·樊梨花与木垒河
·新疆维吾尔民间故事精选
·新疆民间故事——玉的传说
·香妃的故事
·尼曼芝与霍宁芝
·扎穆里姑娘
·燕子
·九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后娘的故事
·连心溪的故事
·台湾民间故事《不老泉》
·台湾民间故事之蛇郎君
·台湾民间故事——元宵怀念椅子姑
·台湾民间故事:阿里山的传说
·台湾民间故事:邱罔舍的故事
·台湾汉族民间故事——鸭母王
·台湾民间故事——林半仙
·台湾高山族的神话传说
·半屏山的传说故事
·足迹传说
·风水传说
·神仙传说
·地道传说
·皇帝微行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