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双减”下,文艺进校园不妨再“进”一步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2-6 20:14:17 阅读:6

  “双减”下,文艺进校园不妨再“进”一步

  武汉长春街小学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讲解京剧艺术。记者 刘平安摄/光明图片

  【热点观察】

  9月的操场恢复了往昔的热闹,大中小学的学生们陆续迎来了新学期。“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各地校园带来了更多欢声笑语,也为孩子们打开了新的兴趣大门。

  文艺带给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一直以来,文艺进校园系列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润泽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双减”下,如何进一步开展文艺进校园,推动文艺进校园工作往深里走,需要引起重视。

  走近年青一代:缩短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

  多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名家大家进校园”“民间艺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电影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把文艺送进校园,送到学生身边,产生了良好效果。

  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天然地受到学生的欢迎。文艺进校园,表面上看是人为缩短了文艺与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实际上,物理距离的缩短对心理距离的拉近是至关重要的。

  启蒙教育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持久的。文艺界的很多名家大家回忆起自己走上文艺道路的原因,多能溯源到儿时的某个“偶然因素”:偶然看了一场戏,偶然见了某个人,偶然听了一首歌,偶然接触到某个乐器……不少人一生坚守的理想信念,可能仅仅是因为年少时看了某部经典电影,喜欢某部书中的经典角色……这也是文艺走近年青一代,缩短物理距离,进而拉近心理距离的意义所在。

  长期以来,文艺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尤重普及,让学生足不出校园就能近距离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其主要形式包括演出、展览、讲座等。总体来说,文艺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部分文艺形式的“扫盲”。比如,很多偏远农村的孩子们现场感受了父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交响乐、歌剧、舞剧等高雅艺术;近距离接触只有在电视里才能见到的文艺家;第一次知道何为国粹、何为儿童剧等。这样的突破,看似只有一小步,却在一代孩子的心中种下了文艺的种子,那些文艺精品提供的丰厚滋养也必然伴随他们的一生。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限于经费、场地、时间等种种原因,文艺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少院团、企业、民间组织等在推进文艺进校园过程中,动辄倾巢出动,学校“精心挑选”,学生“严格选拔”。然而,声势浩大的进校园活动却常常是“一次性的”,演出、讲座、座谈,走完流程就算大功告成。从普及层面讲,覆盖范围比较有限,从拉近心理距离讲,深度还不够。文艺进校园不能止于“进”校园,蜻蜓点水,流于形式,走近年青一代,也不能止于物理距离的缩短。


上一篇 “生命不息,笛声不止”的一代“笛   下一篇 河北承德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
随机推荐文章
·济公活佛斗蛐蛐儿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民间故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一梦成棋圣
·曹瘦脸儿的故事
·驴蹄和尚
·不知蛤蜊怎么吃
·一斗水村龙显石的传说
·经典民间故事:神鼓
·经典民间故事:金缸
·福蔡庆与人血馒头
·鲁班智扶斜宝塔
·陕西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陕西民间故事:毛野人的故事
·陕西民间故事:女货郎和毛野人
·陕西民间故事:净胡说
·毛野人的故事——毛娃娘《陕北民间
·陕北窑洞的民间故事
·陕北说书的民间传说
·源泉客栈
·皖南民间故事:七仙女和瑞草魁
·皖南民间故事:千佛寺与太子坑的传
·皖南民间故事:棺材作陪嫁
·皖南民间趣联故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