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郑怡:让福州曲艺“姐妹花”焕发新彩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2-23 11:07:47 阅读:3

  福州伬艺和福州评话被称为福州曲艺界的两朵“姐妹花”,二者源于古老的唐宋说唱艺术,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很受福州人喜欢。

  郑怡(前)在演出中。 受访者供图

  尽管时至今日仍散发经典的魅力,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传承乏力等原因,福州伬艺和评话的发展多年来面临停滞的困境。

  2006年,福州伬艺和评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唯一的传承保护单位,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始终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福州曲艺两朵奇葩。41岁的福州伬唱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怡,是如今传习所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以她为代表的曲艺人,正携手用一场场演出,将福州伬艺和评话带回福州人的视野,让曲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郑怡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福州人,作为一名传承人,她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福州人、外地人了解福州伬艺和评话,“它们不仅仅是剧种,更是福州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半路出家”获奖不断

  2003年,“半路出家”的郑怡开始跟着福州评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如燕系统地学习评话。3年的评话专业训练,郑怡学到了全本对口评话《奇女姻缘》《施三德》。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言讲述,并由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在中国曲艺界素有“活化石”之称。

  醒木一拍,铙钹一响,悠长声响的间隙,多个角色随着演员声调的变换轮番登场……与其它评书评话表演不同,福州评话除了折扇、斑指、醒木、丝帕、竹箸,还会用上一片铙钹,演员更要独自扮演多个角色。

  “比如从小姑娘变大叔,要做到变声变色,气息的运用要做到四两拨千斤。”郑怡如今常指点后辈,评话表演中一人扮多种角色,对学伬唱很有帮助。

  2006年,郑怡通过了福州市曲艺团(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前身)的录用考试,跟着福州伬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强淑如学习伬唱。次年,她开始登台表演伬唱,陆续将福建省第三届文艺出新人大赛曲艺新人一等奖、福建省第三届曲艺节比赛演出金奖和演员金奖等含金量十足的奖项收入囊中。2012年,她的伬艺《秦楼月·春回坊巷》获全国曲艺非遗保护成果学术交流展演银奖,伬唱《祥林嫂》获福建省第四届曲艺表演一等奖。


上一篇 兰州艺人0.2毫米蛋壳上雕“甘肃   下一篇 三星堆遗址获专门立法保护
随机推荐文章
·台湾民间故事:日月潭的神话传说
·蒙正苗族竹王传说
·竹王传说
·仡佬族民间故事:月亮哥与皖纱女茅
·仡佬族民间故事:竹王传说
·仡佬族民间故事:兄妹造人烟
·仡佬族民间故事:螺蛳坡上的动人爱
·仡佬族民间传说故事:吃虫节的传说
·仡佬族民间传说故事:金角老龙王救
·仡佬族民间传说故事:田母的传说
·仡佬族民间传说故事:无字棋的传说
·仡佬族民间传说故事:宝王菩萨的传
·哈尼族民间故事:“里玛主”节的来
·哈尼族民间传说故事:祭母节的来历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夏历十月过
·哈尼族民间传说故事:磨秋节的来历
·哈尼族民间故事:“苗爱拿”节
·哈尼族民间故事《火童》
·寻找火种的孩子(哈尼族民间故事)
·哈尼族葬礼“莫搓搓”的风俗来历传
·哈尼族民间故事:猎神
·【哈尼族民间故事】猫、狗、蛇和穷
·哈尼族民间故事:勇敢的阿扎(为什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特波还高利贷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