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网文IP改编国风剧升温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7-7-26 0:36:15 阅读:3

  前不久,肖战主演的古装仙侠剧《玉骨遥》杀青,一袭长袍,衣袂飘飘的仙气身影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曾创下多个收视高峰的《赘婿》将推出网络电影《赘婿之吉兴高照》;加上高人气《陈情令》 《司藤》等热门影视爆款都离不开网络文学母本“输血”……一批国风剧的热播,抛出业界关注的话题——从网络文学IP到影像化呈现,个中加减法怎么做,才能够最大化吸引Z世代观众?

  据统计,过去两年来, “热度”最高的100部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的达42个,占比超四成,几乎撑起了“半壁江山”。据前不久披露的《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网文IP拉动下游文化产业总产值累计超1万亿元。评论家欧阳一菲认为,从网络小说到影视剧的“二度创作”与“再创造”,不光是情节篇幅上的取舍,也意味着价值引领的提升。尤其是主打古风、国风的网文改编剧,正逐渐摆脱“网文大IP+顶流爱豆”的“一招鲜,吃遍天”简单粗暴模式,逐渐转变为尊重“故事为王、情怀之上、角色担当”的影视创作规律,文化气息上更饱满、更地道,与年轻受众产生情感共振。

  摆脱“套路式”加工,加速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网文为何成为新一轮影视剧改编的香饽饽? “戏剧化特点、因连载需要的类似章回小说悬念设置、人物塑造类型化等特点,为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提供了便利。”上海理工大学出版专业教授夏德元分析,由于受众需要,网络文学的体裁、风格有不少创新。比如,网文作品一般对话重于描写,情节铺陈胜过心理解剖,人物塑造相对漫画化、脸谱化,叙事感更强。

  业内专家注意到,近年来网改影视剧中,情节悬浮的“玛丽苏” “霸道总裁”等单一套路有所减少,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正在加速培育中。比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长安十二时辰》和《庆余年》等古装历史剧,没有局限于宫廷之争或是宅斗“开撕”,而是尽力融合历史元素、经典诗词、传统民俗,展现了网络文学影像化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初步探索。

  如今,经过前期摸索,网络文学改编已拨云见日、逐渐探索出受到认可的工业体系。剧作背后,离不开“三驾马车”的协同——从挖掘小说IP到影视改编,再到最终剧集播出,愈加成熟的内容生产体系帮助网络文学IP在改编成影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依托自有网络文学资源,独自出品或与影视公司联合出品影视剧成为常态。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看来,网络文学也是在通过市场化方式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影视行业发展所需的故事内容,仅仅靠职业编剧去创作,显然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因此,对网络文学文本进行影视化改编,将越来越常见,甚至会成为一种常态。虽然市场化商业因素可能会渗透到网络文学的写作过程之中,但这些因素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于写作过程和最终文本中才是重要的。”


上一篇 李大钊朱自清从弹幕中走来,Z世代   下一篇 孙天舒:找到神秘钥匙,破译辽瓷“
随机推荐文章
·灵隐寺飞来峰的传说
·泸州民间故事:泸州熊家婆中国版小
·毒后妈错杀亲儿
·神通和尚
·西域和尚
·金马驹子的传说
·月亮的来历
·瑞安拱瑞山的来历
·新白娘子传奇
·情深意重白素贞为救许仙,先被圣母
·白蛇传故事简介
·侗家斗牛节的来历
·奈何桥上等着我
·鲁班托梦王秀才
·九仙山传奇
·白娘子传奇
·和尚背尼姑
·还魂草
·狐母智救爱女
·六月六太阳节
·鬼节传说
·羌族传说故事:莎朗舞的来历
·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羌族传说故事:“云云鞋”的传世故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