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网络中国节·七夕】鹊桥仙渡 文物上的七夕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12-2 10:48:31 阅读:3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又是一年七夕时。

  从古至今,七夕节代代绵延,传承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好情感和精神气质。古人的器物里蕴藏着怎样的“传承密码”?

  七夕节令瓷:牛郎织女互诉衷肠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有一件清代景德镇官窑粉彩人物图盘,成为古人过七夕节的见证。这件盘子口径14.4厘米,底径9厘米,高2.9厘米。采用拉坯成型工艺,制作规整,装饰极为讲究。不仅口沿涂金,其内、外壁还采用了清代中期十分流行的“粉彩轧道”工艺,即在天蓝釉地上先剔划出浅浅的卷草纹,然后再在其上饰以粉彩花卉纹与朵云纹。

  盘内底置描金圆形开光,开光内以粉彩绘人物故事图:画面中一青年男子,坐于牛背之上,手握缰绳,似在与左方的女子互诉衷肠。背景衬托着祥云、星辰与鹊鸟。外底施白釉,书红彩“鹊桥仙渡”四字双行双方栏楷书款,更加强化了图案的主题内容。

  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传旨:御用青花膳碗碗内俱按时令花样烧造,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万寿用万寿无疆,中秋节用丹桂飘香,九月九用重阳菊花之类。

  北京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杨俊艳介绍,北京艺博收藏的这件盘子,无论是装饰工艺还是题材内容均与清宫文献记载相吻合,为人们了解清宫七夕节令用瓷的图案形式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上一篇 火遍全网的《龙门金刚》,如何拍摄   下一篇 考古绘图师:画出文物“标准照”
随机推荐文章
·彝族民间故事-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来
·彝族民间故事-十二花仙绣苍山
·彝族民间故事-石窝铺壁留真言
·彝族民间故事-黑龙撞开石门关
·彝族民间故事-漾濞“萨秘母”泡核
·彝族民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彝族送殡时为什么脚
·彝族民间故事-漾濞大泡核桃的来历
·彝族民间故事-母亲给孩子叫魂的来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知恩图报的彝族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死了的儿子没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尝新饭先喂狗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Ⅱ-尝新饭要先喂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大黑龙搬家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九子不葬父,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水牛的叫声为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谷子的来历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犁歌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白竹杨氏“忌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玉绿鸟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猴子与大象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过关栗地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大脉地罗常二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富恒彝族人民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