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重庆发现的这条“鱼” 藏着人类下巴的秘密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8-6 10:13:01 阅读:3

  脊椎动物“从鱼到人”演化史中颌与牙齿的早期演化有了新实证。6月21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研究人员发现了距今约4.23亿年前、保存完整的新属种有颌鱼类——袖珍边城鱼。作为生命起源探索和发现领域的一个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该成果近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发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重庆秀山地区发现了这块重要的化石。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完整有颌鱼类化石之一,这一发现代表重庆是全世界第二处有完整全颌盾皮鱼类的地点。

  现在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如果没有颌的出现,“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之路将不复存在。据介绍,袖珍边城鱼属于全颌盾皮鱼类,这是一类中国特有的早期有颌鱼类,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有颌脊椎动物的起源密切相关。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认为,人类颌骨的起源与演化,可以追溯至全颌盾皮鱼类。

  论文报道的边城鱼化石长仅2厘米,整条鱼活着时可能也只有约4厘米长。虽然体型很小,但从颌骨和牙齿看,边城鱼可能是十分凶猛的袖珍掠食者,以生活环境内的其它小动物为食。

  “这条全新的古鱼与现代有颌脊椎动物起源密切相关,为颌与牙齿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重要实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介绍,秀山志留纪鱼类化石的发现是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历史上新的一次重大突破,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有颌类颌骨和牙齿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实证,将填补“从鱼到人”演化谱系上的若干关键缺环。(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雍黎)


上一篇 再现红色经典原貌《红色经典初版本   下一篇 山西永乐宫启动壁画修复工程【组图
随机推荐文章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张木匠勇除柳树
·彝族民间故事-龙女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山王漏呗的传说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关于蒙嶲诏的传
·彝族民间故事-仙人洞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石门关的由来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黑大摸的来历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大脉地罗丞相的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啰巴的故事
·一根手骨的大力士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罗晓财状告恶霸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习领总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两个赶马人
·彝族民间故事-二龙抢宝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彝族俐侎人的火把节
·彝族插花节的传说
·彝族月琴的传说
·“踏歌而舞”的侗族赶歌会来历
·智斗变婆(侗族经典民间故事)
·侗族风雨桥的传说
·老师坡与老师洞
·侗族传说:长发妹白惹
·侗族神话《救太阳》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