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安徽肥东撮街“龠谈”复盘九千年前的“音乐之声”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9-24 23:10:12 阅读:2

  15日,安徽省肥东县撮镇撮街,响起一阵激越清扬的骨龠(yuè)之音,骨龠研究专家和文史学者相聚于此,探讨撮街历史上的音乐脉络。

  骨龠声激越清扬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史料记载,在撮镇古城门上方,有一块匾额,镌刻着“天龠长明”四字。

  “据考证,龠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形似笛,在上古圣贤老子、孔子的经典里都有记载。”出席当日龠谈活动的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翁飞说,孔子制礼作乐,曾到过撮城,与神童项橐讨论过学问并拜他为师,撮城城门上的匾额“天龠长明”,含有上古圣贤的智慧。“因而‘龠’到了撮街就是到了自己的‘家’。”

  “这些都是骨龠,有无孔骨龠、两孔龠、五孔龠、七孔龠、八孔龠,这个是用秃鹫的骨头做的。”骨龠研究与演奏专家于东波带着许多古代乐器参加撮街龠谈。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吹管乐器,距今有9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地位非常高,是笛子的老祖宗。”于东波一边说,一边演奏,龠声清扬婉转,妙曲动人悦耳。

  “这些是我用原材料按照1比1进行仿制的骨龠。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这些曾经失传的乐器,再次在中华大地发出更多迷人的声音。”目前,于东波精确地复原制作了各种骨龠,在环保的基础上进行骨龠的普及。

  “传承中国最古老的乐器需要后继有人。撮街城门匾额上的‘天龠长鸣’与龠的传承特别契合。”于东波高兴地说道。

  当前,撮街复建撮城,以神童文化为主题,美食经营为主要内容,研学旅游为推动,突出打造“来撮街撮一顿”的美食文化,形成“有说头、有看头、有吃头、有玩头、有学头”的特色。据撮街运营负责人程文浩介绍,撮镇因孔子周游列国时喟然叹曰“地多一撮,书重百城”的典故而得名。撮街将骨龠学习纳入研学游课程,进行骨龠的传承和推广。(来源:中新网 刘浩 彭红玲)


上一篇 科技助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回归”:   下一篇 用户规模达4.6亿 中国网络文学
随机推荐文章
·土家族民间故事:罗兰娇的故事传说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布依族顺风耳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布依族六月六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布依族铜鼓的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太阳的传说
·布依族民间故事8则
·布依族神话故事:王姜射日
·布依族神话故事:洪水滔天
·布依族神话故事:迪进迪颖造人烟
·布依族神话故事:伏羲兄妹
·布依族神话故事:阿祖犁土
·布依族神话故事:力戛撑天
·布依族民间故事:岩岗和竹娥的故事
·布依族民间故事:“六月六”节的由
·布依族民间故事:向阳花的传说
·布依族民间传说故事:六月六吃粽子
·布依族民间传说故事:仙女山的传说
·布依族传说:老虎和青蛙
·旷世奇缘
·台湾民间故事:日月潭的神话传说
·蒙正苗族竹王传说
·竹王传说
·仡佬族民间故事:月亮哥与皖纱女茅
·仡佬族民间故事:竹王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